
咨詢外包服務
信息化咨詢是什么?
東華的“信息化咨詢”包含了“信息化戰略規劃”與的“信息化架構規劃”兩個部分。細分來說,“信息化戰略規劃”籌劃的是:在理解企業的發展遠景、業務規劃的基礎上,形成信息系統的遠景、信息系統的組成架構、信息系統各部分的邏輯關系,以支撐企業業務規劃目標的達成。而“信息化架構規劃”,是承接信息化戰略規劃之后,對信息系統各部分的支撐硬件、支撐軟件、支撐技術等進行計劃與安排,簡而言之,是圍繞“技術”來展開。
東華信息化咨詢的理論指導
戰略一致性模型(Strategy Alignment Model)是John Handerson于1994年在哈佛商學院提出的一套思考架構,其主要目的在于幫助企業如何檢查經營戰略與信息架構之間的一致性
根據圖1所示的戰略一致性模型,可以看出我國企業信息化因其處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會出現三種路線:
- 路線1:2.組織與業務流程——4.信息架構
當企業處在信息化管理的初級階段,業務部門根據現有的業務流程和組織直接提出信息化需求,信息技術部門按照需求分別加以實施。如財務部門提出財務電算化的需求,倉儲部門提出庫存管理的需求,企業信息技術部門會分別獨立實施。
- 路線2:1.經營戰略——2.組織與業務流程——4.信息架構
當企業處在信息化管理的中級階段,公司會制定整體的經營戰略,業務部門會根據公司經營戰略和目標的指導,對現有的業務流程和組織進行變革(BPR),然后由不同的業務部門分別提出信息化需求,由信息技術部門分別獨立實施。
- 路線3:1.經營戰略——3.信息技術戰略——4.信息架構
當企業處在信息化管理的高級階段,公司會根據整體的經營戰略,通盤考慮各業務部門的信息化需求,制定整體的信息化戰略,統一規劃,分步實施。
三種路線的比較,由表1列示:
表1:三種信息戰略路線
路線1 | 路線2 | 路線3 | |
IT投資與戰略的一致 | 未考慮 | 有所考慮 | 考慮 |
業務流程和組織優化 | 未考慮 | 考慮 | 考慮 |
信息架構的集成 | 未考慮 | 未考慮 | 考慮 |
信息架構的應變能力 | 未考慮 | 未考慮 | 考慮 |
由表1可知,只有路線3是整體考慮企業信息化過程中的三個重要影響因素:經營戰略、業務流程與組織、信息架構,而信息化戰略是連接三個因素的重要工具和方法。通過信息化戰略的制定,可以達到以下效果:
- 確保公司IT的投資支持公司的業務流程優化,進而實現公司的經營戰略。
- 確保公司投資的各IT系統的信息架構可以整體集成。
- 確保公司整體的信息架構在經營戰略的指導下,應對業務流程和組織的變化。
- 避免公司在IT項目上的錯誤投資和重復投資,保證整體的投資回報。
因此,東華公司在與客戶合作進行企業信息化過程中,采用路線3進行企業的信息化咨詢。
東華信息化咨詢實施方法
信息化建設涉及到的問題呈現出明顯的非線性,甚至可用“一團麻”來形容:戰略是否明晰、流程是否理順、組織架構的敏感、信息孤島的當前情況、應用人員的態度/素質、技術選用的評價標準等等,如何把這些方方面面協調一致,這就是“信息化咨詢”將發揮的作用。具體來說,就是按照信息化咨詢方法論,逐步理清企業管理提升和信息化應用的總體方向,客觀分析當前所處的位置,理智分析當前和未來之間的差距,然后制定策略、明確原則、給出路線,再明確各個信息化建設項目之間的時序關系和依賴關系,并落實每一個信息化建設項目的里程碑。同時,自始至終貫穿的,有變革管理,有對同行業、不同行業的標桿的最佳實踐的學習和借鑒。
具體地,我們把信息化咨詢分為五個階段:企業能力需求與差距分析、企業流程再造與組織重組、信息化建設的遠景與差距分析、IT選型與項目組織、IT具體項目的規劃,每個階段又分別若干個子階段,如下所示。
- 企業能力需求與差距分析包括:
- 企業戰略定位
- 企業能力需求分析
- 企業現狀調研
- 差距分析
- 企業流程再造與組織重組包括
- 業務流程再造
- 組織結構模型
- 薪酬/考核體系建設
- 信息化建設的遠景與差距分析包括
- IT總體架構設計
- IT現狀分析
- IT差距分析
- IT選型與項目組織包括
- IT項目組織模型
- IT選型指導方針建立
- IT具體項目的規劃包括
- IT項目建設時間計劃
- 相應管理制度的制定
- 培訓計劃
如果以上是信息化咨詢的一個動態進程的話,那么最后產出什么成果呢?相對于“動態進程”,我們把信息化咨詢的直接工作產出稱為信息化咨詢的“靜態成果”,其中包含了2份工作報告成果,分別為:
- 《企業管理咨詢報告》(包括企業戰略與流程現狀分析報告、企業問題診斷報告和企業流程再造和人力資源改革報告)
- 《IT規劃報告》(包括IT架構設計和管理組織形式設計報告; IT具體項目規劃報告。
這樣,我們就可以把信息化咨詢的開展思路歸納為8個字:“方法驅動,結果導向”。意思是說,按照“動態進程”,科學地開展各項工作,朝向各工作報告,生成完備的成果,從而避免不應該的缺漏,推動相關工作的協同進行。
